開學已經一個星期了
這篇文章我很早就想打了
隨著開學得步伐越拉越快
我就想的越多反而不知道如何下筆
我很熟悉武陵的環境
很快就能換成以老師的身份面對母校
雖然很多以前的老師還是把我當成學生
但我還是覺得很高興
這樣代表我有很多學習機會
我唯一無法調整的是
應該不是武陵高中的問題
而是整個教育前線的問題
第一天開學的時候
就巧遇蓮恩老師
雖然她沒有教過我 但她有帶我們那屆的班
所以我知道她也是很優秀的歷史老師
就跟她小聊一下
她很羨慕清大歷史所的環境
清大歷史培養了很多很多優秀的老師
她覺得這是很棒的學習組織
但她在教育前線打滾越久
就覺得能一路堅持的老師很厲害
所以她聽到我談到張元老師 冠華老師 大展老師 遠華老師
是用怎樣的態度要我面對歷史教學
就覺得在我身上看到對於歷史教學的理想與開朗
是現在武陵的老師很難找到的
我在清大的老師
對於歷史教學真的有很多堅持
不管是在教育前線或是在大學環境
都很堅持走著讓學生是在學習真正的歷史
所以她們不把時間花在考試上
真正認真的帶學生念史料花時間讓學生完成作業
我在見習的時候
大展老師也放手讓我玩
我想竹中學生有這樣的老師真的很開心
遠華老師對於實驗中學的學生
也有很多很棒的作業讓學生真的走到歷史
冠華老師從她的講義中可以知道她的理念
這都受到張元老師很多啟發
當然我也是
但來到武陵以後
陸續跟幾位歷史對談以後
進傑老師真的教的很好
信手拈來就可以幫助學生架構出歷史
我相信蓮恩老師 淑憶老師 運憲老師 還有其他老師
一定都教很好
雖然她們總是很客氣的說
怕我去聽她們上課就會失望了
因為她們不像我過去受的訓練般充滿活動
我可以理解
這就是教育前線
受限於教材的限制時間的限制
一個歷史老師能在裡面發揮的空間很有限
但我還是很想堅持我想走得路
雖然我沒有說出口
因為我知道我在這裡的身份
但我很希望張元老師看到我的歷史教學
還是像在清大一樣
總是這樣充滿活力
總是有很多理想
我很想念 冠華老師 娟芝學姐 之瑋
懷念我們在綜三的日子
那個是充滿夢想的日子
我們總是拿著講義 學習單
談著未來
我和武陵的歷史老師談著
小考的問題
老師說不考小考是困難的
因為學生其實要得就這麼多
你給的太多她反而覺得無用
家長也會因為沒有小考而有意見
所以在更高層次的歷史討論
或是講清楚考試要得歷史
是場無奈的拉鋸
我可以理解
卻很難放棄
我很想當個完全不考小考的老師
甚至如果教育制度可以 我甚至不希望有段考
高三就算了 我可以理解她們心裡沒有自我評鑑後的慌張
但高一高二如果可以花時間讓她們理解
這些時間是不是可以不要用考試來填補
如果我們相信孩子主動學習能力
是不是該相信孩子沒有考試反而可以更積極
我不喜歡教育用考試來填補時間
教育的時間是不是應該留白
讓學生可以說自己的話
而不是用一張張考卷來安慰自己學得很好
我國中的時候很難理解
我明明花70%就已經可以拿到90分
為什麼我卻要花30%的時間來考試
來努力讓自己讓自己得到100分
甚至得了98分還要被打兩下
那時候我真的很困惑
現在我已經是老師了
我還是一樣充滿困惑
多花30%的時間是可以讓學生做更多事了
也許我們暫時看不到90分進步到100分
但那個10分有這麼重要嗎?
老師總說那個10分會讓你從武陵掉到不知名的學校
但這很重要嗎?
就是因為所有老師家長都這麼想
所以整個教育體制都是在那為了那個10分讓學生花了她們能負荷的時間
來達到滿分
如果小考就是為了那學生從90分進步到100分
是不是我們能夠把那30%的時間留白
讓學生自己省思自己
我們可以有更多充裕的讓學生
說出學習過程她想說的話
那才是真正的評鑑的機會
我們也許看不到10分的進步
但我們要相信那個留白的時間
才是那個孩子真正未來需要的
題外話
最近在念教育科目
覺得那個題目好像又回到國中時期的一場混戰
那些題目如果只是要讓老師死記能獲取高分通過教師檢定
其實我不是很開心
如果國家要的是這樣的老師
我也會懷疑老師會不會相信不用考試也可以成就學生
雖然我還是乖乖的在念教育科目
但是我也一直在想著
理想可以堅持了多久
我現在還是充滿著幹勁
看著孩子努力的考著試相信自己多做一點題目就可以考上好的大學
那樣的表情我卻是心疼的
分數可以讓孩子說話嗎?
98分和90分有差距嗎?
甚至是70分以後
我都認為這些孩子是一樣的
她們只是錯幾題的差別而已
分數能夠讓他們了解她們學的歷史是什麼嗎?
就像教師檢定考真的可以代表一個老師的能力嗎?
當我熟記了12歲以後進入了形式運思期
我的未來就會相信孩子的教育可以達到這樣的理想嗎?
是的...
我還在奮戰!
期待有一天可以突破...
- Sep 07 Mon 2009 08:27
教育是不是應該適度的留白?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